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3:04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马德里气候大会争议声中落幕


本轮会议主席、智利环境部长卡罗琳娜·施密特星期天(12月15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本轮会议主席、智利环境部长卡罗琳娜·施密特星期天(12月15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最长的气候大会星期天(12月15日)结束,各国承诺明年加大力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在关键的领域推迟做出明确的决定。

批评人士指责世界美国等排放大国阻止各国就解决气候恶化危机问题取得进展。

在另一方面,这次会议也取得一些进展和妥协。除波兰外,欧盟上星期承诺在2050年达到净排放为零。各国代表同意强化二氧化碳减少的方案。但是他们未能就确立明确的目标、二氧化碳市场规则、或为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等达成协议。这些都为明年开始实施的巴黎协议增加了压力。

这次气候大会召开之际,一系列惊人的发现给会议蒙上阴影,包括日益恶化的气候变化对海洋、森林和冰川等造成的影响,甚至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到创纪录的水平。批评人士指责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主要排放国在马德里阻止会议的进展。美国明年将完全退出巴黎协议。

华盛顿的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国际气候问题主任沃斯科说,“我们从这次会议中所看到的一切应该给我们敲响警钟。主要排放国没有以他们本应让我们回到一个安全世界的速度和规模推进。”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指责一些主要排放国绑架这次大会,称这些国家的立场与科学、现实生活证据、以及民间日益加大的呼吁形成鲜明对照。现在,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呼吁各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更多行动。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伊北京会晤 中国能解伊核难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07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