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通向中国东线天然气管道刚开工就遇到了波折。双方在管道建设预付款或贷款的问题存在分歧。俄罗斯媒体说,中方要求在管道施工中使用中国设备和材料。但利润丰厚的管道建设工程通常承包给同普京关系密切的财阀集团,俄方不让中国公司参与施工,所以两国至今难达成妥协。
*中国预付款悬在空中*
负责俄中天然气项目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星期二表示,俄中两国至今无法针对东线天然气管道合同中预付款达成一致,这个问题目前悬在空中。他说,预付款能对双方带来好处,但中国也会把预付款当成工具压低天然气价格。在实施俄中天然气项目过程中,预付款并非必不可少,所以俄方是否能从中国那里获得预付款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在今年5月东线天然气项目签订合同后几天曾表示,双方已达成一致,中国将支付250亿美元的预付款。这笔资金恰好可用在俄方境内的天然气管道施工上。
在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项目中,中国通常提供预付款或是优惠贷款。比如在双方的石油交易合同中,中方最近十多年来多次提供过巨额预付款。
*中方贷款有条件 俄肥水不流外人田*
俄罗斯公报的文章说,天然气预付款会促使中国杀价,因此俄方在谈判中可能要求中方提供大笔贷款。不过,类似的贷款通常都有条件,那就是俄方在管道施工中应采购中国的设备、材料,或是服务。虽然这样做会使管道施工成本大幅度降低,但天然气工业公司不会接受。
因为天然气工业公司的传统商业伙伴和分包商是由两名财阀罗滕贝格和季姆琴科分别控制的公司。这两人的公司将主要承担通向中国的东线管道的施工任务。虽然施工成本将会很高,但为了照顾老客户,天然气工业公司不可能让中国公司参与管道建设。
*遭西方制裁 承包利润丰厚能源工程*
罗滕贝格和季姆琴科两人旗下的公司通常都能承包到其他普通企业无法涉足的许多利润丰厚的能源工程项目。这两人的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国营能源巨头的分包商。两人同普京私人关系非常密切,都是普京小圈子的成员。
两人同样被列入西方制裁黑名单中。意大利几天前冻结了罗滕贝格在当地的数千万欧元的房地产。季姆琴科是俄中商会负责人。他透露,制裁使他开始使用中国的银联卡,放弃使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而他的私人飞机因为制裁也无法使用。
*讨价还价贷款细节*
俄罗斯能源分析师涅斯杰罗夫认为,预付款问题产生的波折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贷款时试图获得最大利益,双方可能围绕贷款细节在讨价还价。
涅斯杰罗夫:“当然谈判的内幕没人能知道。但这里讨论的焦点很可能是贷款的利率,以及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折扣价格。在这些问题上通常都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关联因素,显然双方可能还无法在这些方面达成妥协。”
*李克强访俄前夕放风耐人寻味*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没有透露有关细节。但由于双方计划在中国总理李克强下个月中上旬访俄时签订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政府间协议,在李克强访俄前夕,俄方向外界放话透露实施天然气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所选择的时机和动机耐人寻味。
东线天然气管道不久前开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副总理张高丽当时都出席了在西伯利亚东部雅库特市的开工仪式,这个项目在普京5月访华时签订了合同,计划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出口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总额能达4000亿美元。
*不影响项目实施*
能源分析师涅斯杰罗夫说,俄罗斯可能在晚些时候获得中方贷款,目前的问题不会影响管道的施工和整个项目的实施。
涅斯杰罗夫:“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已经开始。为管道施工以及天然气田的开发,天然气工业公司总共需要550亿美元,很显然这笔巨款将在未来的几年内逐渐花掉。所以,就现阶段来讲,根据我们的评估,天然气工业公司拥有足够的资金来实施这个项目。但公司股东们的红利将大幅缩减,这才是人们今天最关心和最担心的问题。”
*或依靠国内资源铺设管道*
垄断天然气行业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虽未被西方制裁,但俄罗斯企业目前在西方市场融资的渠道几乎都被堵死。但涅斯杰罗夫认为,俄罗斯政府已承诺对天然气工业公司提供支持,而且这家公司仍然能源源不断获得收入。
俄罗斯媒体说,普京政府可能依靠国家财政预算,以及国内市场天然气涨价来筹集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资金,但这对俄罗斯老百姓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普京多考虑政治非经济利益*
通向中国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也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这个项目在俄罗斯面临众多批评。许多人认为,俄罗斯未必能收回建设和投资成本。普京为了抵制西方制裁,更多考虑了政治,而不是经济利益,匆忙与中国签订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