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国政府在2月28日签署了联合外交公报《上海公报》 。《上海公报》成为后来四十多年里美中关系基础的一部分。 尼克松曾经将他1972年对中国的访问形容为“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个星期”(the week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在两国交往的初期,也闪现中国高层权斗、毛周之争的影子。
历史回顾:尼克松访华及中国权斗、毛周之争(44图)

37
1976年2月28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贵州问候那些为他表演的人。他当时在应邀访华。纽约时报后来在毛泽东的讣告中写道,毛泽东这次“邀请尼克松再次访问北京,回到他担任总统期间取得最大成就的地方。毛泽东的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可能标志着他开始脱离现实,不过按照中国的观念,这也可以解读为对好友的亲善姿态。”

38
1976年4月1日,人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抨击毛泽东的文革亲信,也流露出对毛泽东的不满

39
2012年3月7号,基辛格在华盛顿接受美国之音记者张蓉湘采访。本图集编者丁力也曾在1988年采访过基辛格

40
在位于加州南部约巴林达市的尼克松纪念图书馆里的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的塑像(美国之音国符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