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炎黄春秋杂志社再抗争(21图)

外媒在北京的法院前面采访递交起诉材料的原炎黄春秋杂志社的代表律师丁锡奎(2016年8月16日)。今年7月被挂靠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强占的改革派标杆性刊物原炎黄春秋杂志社,9月28日发表第9号声明,谴责夜间强行撬开炎黄春秋杂志社所有办公室的门,侵害公私财物所有权的行为。声明强调,原炎黄春秋将依法保留追究和要求赔偿的一切权利。

炎黄春秋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彦君手持他们所说的伪刊,所谓的炎黄春秋月刊今年第8期,其内容质量和文章风格被认为与先前迥异,但却保留了杂志社原领导人及原编委、顾问们的名字。(2016年8月16日)后来,原领导人及原编委、顾问们的名字撤掉了。本网问卷曾出题“炎黄春秋杂志社新班子说,要坚持原有的办刊宗旨”,94.2%的投票者认为这“只是为安抚人心说说而已,新班子若得势,从此炎黄无春秋。 ”4%的人选择“听其言观其行,倘若不能做到,市场和发行量就会锐减。”只有1.9%的人相信“新班子会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以史为鉴,与时俱进的宗旨。 ”

中国法律专家举行炎黄春秋诉中国艺术研究院案专家论证会 (2016年 8月2日,网络图片/炎黄春秋杂志授权使用)。炎黄春秋委托的律所在北京举行起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论证会,十多位知名法律专家与会。有中国四大法学家之称的原中国法学杂志总编郭道晖、前政法大学校长、人大法委会副主任江平、原社科院法学所法理研究室主任李步云、全国人大法工委研 究室原主任高锴,以及其他知名法律专家熊文钊、何兵、张千帆、徐昕等十多人,参加了由炎黄春秋的法律代理北京莫少平律所主办的研讨会。
 

几期《炎黄春秋》杂志,习仲勋对这个期刊的称赞和《炎黄春秋》杂志负责人杜导正(合成图片)。 当年习仲勋题字说“办得不错” ,这历来被认为是《炎黄春秋》的丹书铁券,但是这次不灵了。

炎黄春秋杂志社负责人胡德华在被强占的办公地点外面接受外媒采访(2016年7月26日,网络图片)

胡德华驱赶侵占炎黄春秋人员(2016年7月26日, 网友提供)。 胡德华对强占者说:“我们每一分的财产都是靠我们辛勤劳动挣来的,我们给国家纳税,是遵纪守法的企业,办公室是我们的,你们有什么权利进来?拿出证件给我们看。”

杂志社的接管方在北京召开“作者恳谈会”,场内摆着司马南、李北方等名签,但司马南没去。(2016年8月15日,微博图片) 。主办方邀请了众多与炎黄春秋原来办刊宗旨相左的知名毛派人士。 第二天,司马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有人在开会前一天晚上给我发了短信,但是这个人我不认识,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炎黄春秋的任何活动,他们没告诉我这个会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就没去。会议召开前一个小时,林治波(人民日报甘肃分社原社长)跟我联系,说桌签儿都写了你了,你马上来。我说不行,我又不知道背景,我现在这么正忙着。

2012年11月9日,中国左派学者司马南在美国之音接受采访(美国之音王南拍摄)。 2016年8月16日,司马南告诉美国之音:“大家那么关心炎黄春秋的什么言论自由权问题,司马南的微博封了两个月也没人替我解禁,替我说句话,所以我现在的状态很不自由,我觉得很讽刺。人家说司马南是大五毛, 司马南替政府说话,我常常觉得很苦笑。梁文道咱们文化圈子里很有学问的人,红口白牙在视频节目中说司马南移民美国,我三天两头移民美国,美国移民局不烦透了?”

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92岁的杜导正接受采访的时候翻阅炎黄春秋杂志(2016年7月19日)

炎黄春秋前社长杜导正在赵紫阳吊唁簿上题字 (2016年1月17日俞梅荪拍摄)

1986年2 月在海南岛考察的赵紫阳与田纪云、胡启立、谷牧讨论洋浦港平面规划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提供) 。这是2016年7月19日在香港出版的《赵紫阳文集》使用的图片。 学者章立凡指出《炎黄春秋》挨整的一个可能的原因:《炎黄春秋》社长杜导正是赵紫阳的旧部,曾出版过关于赵紫阳晚年的书,而出版商说赵紫阳文集是由三位赵紫阳的旧部编辑的。章立凡告诉美国之音,这两件事不一定有关联,但不能排除这种“指东打西”的报复的可能性。

《炎黄春秋》前总编,历史学家吴思接受美国之音采访(2016年7月19日)。 吴思说,这次炎黄春秋被整肃的背景是,最近几年意识形态不断偏红,媒体管制越来越紧;另外炎黄春秋的基本资源是党内开明派老干部,这批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炎黄春秋的资源越来越少。吴思还说, 《炎黄春秋》实际上是民营刊物,国家没给资助,然而因为不允许民营刊物,所以后来戴了一顶红帽子,但是这不意味着炎黄春秋就是党媒,法律还没有裁判,还是希望可以有公正的裁判。

北京卢沟桥旁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狼牙山五壮士的雕像(美国之音东方拍摄)。 《炎黄春秋》2013年刊登了文章《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歧》, 质疑其跳崖细节。“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起诉历史学家和专栏作家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北京西城法院判决洪振快在媒体刊登公告道歉。有分析认为这是典型的政治判决。高瑜写道:法院在承认洪振快文章不存在侮辱、诽谤的情况下,判他公告道歉,强制他在官媒连续5天付费刊登判决书,洪被迫在网络筹款,不到一天即筹到所需不菲的费用,获得广泛道义支持。另一方面,郭松民在微博上用粗话辱骂洪振快和《炎黄春秋》责任编辑黄钟,被告上法庭。北京法院两审都宣布骂人者无罪。

原来的炎黄春秋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彦君(做起第三人),前员工和支持者,在北京朝阳区法院外面(2016年8月16日)

炎黄春秋杂志社人员来到朝阳区法院外面。(2016年8月16日)

外媒抢拍到法院递交起诉材料的代表律师丁锡奎、杜明明和王彦军等人。

丁锡奎律师(窗口前坐者)受杜导正、胡德华和徐庆全委托在法院递交起诉材料。

(右起)副总编辑王彦军、执行主编丁东、秘书长杜明明、执行主编冯立三在法院立案取号窗前。

丁东和杜明明在法院立案接待区。

炎黄春秋人的起诉行动受到外媒关注。

声援炎黄春秋的活动向中国其它省市蔓延。图为湖南公民声援炎黄春秋(网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