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形象在中国德国以及东欧(25图)
2010年9月8日,德国柏林工人拆除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像。搬走马克思像是为建造地下通道。该雕塑于1986年由当时的东德共产党领导人昂纳克下令树立。昂纳克在下台后逃亡苏联,又被遣返,受到审判。2018年12月7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中国四川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曾经为德国和东欧带来浩劫。他还提醒中国年轻人说,马克思也曾追求新闻自由。
中国送给德国特里尔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卡尔·马克思的雕塑像的头部(2018年4月13日)。该雕像在5月5日揭幕。中国艺术家吴伟山创作的这座铜像重达2,3吨,总长440米。 它是中国给特里尔市的礼物,马克思于200年前出生于1818年5月5日。
2018年5月4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中讲话。习近平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许多反共者也同意这句话,但他们认为这是坏的改变。
2018年5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后走回座位上。前排就坐者左起:张又侠、杨洁篪、许其亮、丁薛祥。习近平称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为马克思举行了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曾推出系列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
参加哈佛大学"改革开放40年:挑战和机遇"系列研讨会的中国和美国学者,包括荣剑(右一)和贺卫方(右二)(荣剑推特照片)。荣剑11月在接受美国明镜电视台采访时,把中共当局缅怀马克思思想作为今年第三件大事。他说,这是因为马克思提倡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私有制,所以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惶惶不可终日。中共也在各大民营企业建立党支部参与管理,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荣剑在推特上写道:“求是官微发了一条帖子,说马克思主义永远值得信任,可能是忘了关评论了,结果涌进来1495条评论,评论尖锐犀利,铺天盖地,求是官微只好关了评论,否则更是惨不忍睹。今天中共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教育部扩大招收马克思主义博士硕士近1500人,有用吗?台上台下还有几个人信马克思主义?”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2017年11月20日。路透社从德国大使馆获得的施泰因迈尔在四川大学的演讲稿说,马克思的思想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我们德国人在想到马克思的时候不能不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为东德和东欧所带来的浩劫,和铁幕之下那段压抑的历史。”
2018年5月1日,在德国开姆尼茨,左翼活动分子举行针对德国极右派的示威抗议后,在马克思像脚下休息。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四川大学的演讲稿说,马克思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德国知识分子,一个哲学家,经济、历史和社会学家,“是一个激昂的人道主义者。他要求有新闻自由,人道的工作环境,妇女的政治权利和环境保护。”
中国画家高氏兄弟画的马克思和骷髅的双肖像,象征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给人类带来的死亡和奴役。肖像旁边有希特勒像。
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中国青年挥舞毛主席语录,抬着马克思像游行(1966年9月14日)。当时流行的毛泽东语录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杭州街道上写着标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1967年1月25日。)这个口号来源于当时流行的毛泽东语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1986年6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胡耀邦在英国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同英国女学生坐在草地上交谈,他询问女生对中国的了解。胡耀邦访问英国,没有像华国锋那样到伦敦海格特公墓拜谒马克思,在高层引起争议。 从公开报道上看,中国领导人里,只有华国锋和江泽民拜谒过马克思墓。作者关岭在2015年10月写道:“其他访问英国的中共领导人,包括赵紫阳(1985年)、胡耀邦(1986年)、朱镕基(1992年、1998年)、胡锦涛(2001年、2005年、2009年)、李瑞环(2002年)、温家宝(2004年、2006年、2009年、2011年)、贾庆林(2006年)、李克强(2011年、2014年)、李长春(2012年)等人,在互联网上都查不到他们访英期间曾拜谒马克思墓的报道。”后来,习近平访问英国,至少从公开报道上看,也没有拜谒马克思墓的消息。
2002年10月26日,在北京的一个市场上,一名男子看着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苏联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和约瑟夫·斯大林,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家卡尔·马克思的肖像。
2011年6月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关于中共历史的展览,工人们树立起“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牌子,上面有卡尔·马克思的图片。
2011年11月29日,一位游客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红色博物馆观看毛泽东纪念章,墙上有马恩列斯毛和华国锋、刘少奇、周恩来和朱德的肖像。
中国九零后女孩创作神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视频截图)
中国捐赠的卡尔·马克思的青铜雕塑放在运输箱里,它于2018年3月6日抵达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这座比人要高的雕像于5月份亮相,纪念马克思出生200周年。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政府同意承担大约三分之二的雕塑底座和安放费用,预计为10.5万欧元。树立马克思像有利于吸引中国游客,但是特里尔市部分居民表示难以接受一尊共产主义之父的铜像。中国有关方面又送铜像又出资安装,是以为马克思在其故乡的声望就像他在中共官方话语里那样高大上吗?
上海的一个公园里有共产主义理论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雕像。前面有三个人走过(2018年5月3日)。
2018年8月22日,北京,两名餐馆工作人员坐在路边的石块上。他们身后是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宣传画。他们所在的餐馆如果是民营的而且雇佣职工至少8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就是剥削。马克思这一论点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阻碍了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后来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被突破了。
捷克共产党副主席Jiri Dolejs2013年1月8日在布拉格党的总部接受路透社采访,站在卡尔·马克思的肖像画前面。
布拉格的共产主义博物馆有马克思和斯大林像和宣传画(2015年)
莫斯科市中心的马克思像,塑像上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
马克思仍然影响中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地铁站中的马克思像。(2015年5月资料照片 美国之音白桦拍摄)
电影《青年马克思》(The Young Karl Marx)的德国演员及其海地导演拉奥·佩克(中)在柏林电影节上(2017年2月12日)。 佩克告诉美国之音: “毛泽东和列宁一样,背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毛时代和苏联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可能会被处决,包括在今天的中国也会如此。现在的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完全如此。尽管中国的管理是集中式的,官僚式的,但绝对不是共产主义,因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仍然存在。”
曾获奥斯卡提名的海地导演拉奥·佩克执导的电影《青年马克思》(The Young Karl Marx)的剧照。影片描写了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辗转于西欧各国的流亡生活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电影开始于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受到普鲁士政府打压而被迫移居巴黎,结束于《共产党宣言》发表。影片以1840年代经济萧条、人心思变的欧洲为背景,描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识与结盟,以及当时欧洲左翼知识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和争论 。该影片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引进中国,在全国上映。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之一卡尔·马克思,照片日期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