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总统尹锡悦短暂实施戒严和首尔可能研发核武器的说法传出后,根据美国能源部发言人星期五(3月14日)的说法,美国能源部已将盟友韩国列为“敏感”国家名单中。
七国集团(G7)外交部长星期五(3月14日)发表的联合声明增加了有关台湾的措辞,并删除了过去声明中“一个中国”政策的言论,对中国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中国称该声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路透社独家报道,在美国驻中国大使人选戴维·珀杜(David Perdue)任命案得到参议院批准前,国务院指派美国在台北协会(AIT)政治科科长武安妮(Anny Vu)出任临时代办,督导驻北京大使馆的1300名工作人员和在中国的其他领事馆人员。
于星期五(3月14日)本应首次出庭的时间,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没有出现在国际刑事法院(ICC),他的律师告诉法官,杜特尔特在被带到海牙接受谋杀指控之前被“绑架”,病得太重,因而无法现身作证。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星期五(3月14日)晚通过临时支出法案,避免了政府部分停摆,解决了民主党的反对。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星期五(3月14日)说,有理由对有关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停火协议建议感到“谨慎乐观”,在此之前,美国特使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莫斯科举行了会谈。
中共领导层第三号人物、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星期五(3月14日)表示,中国实施《反分裂国家法》20年以来,进一步丰富完善“以法惩独”的制度体系,持续丰富打击台独法律工具箱。此前一天,台湾总统赖清德明确定义中国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推出多项措施反制北京的渗透。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股价星期五(3月14日)收盘下跌6.4%,低于恒生指数当日上涨2.1%的走势。此前中国港澳事务办公室在官方媒体上转载了香港《大公报》的文章,抨击该公司近期向美国等财团出售海外港口是对中国的背叛。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恢复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之后,中国星期五(3月14日)在北京就伊朗核问题与俄罗斯、伊朗举行三国副外长层级的会谈。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星期四(3月13日)宣布,两国已就和平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并同意签署,以结束自苏联解体以来这两个南高加索国家之间长达近40年的战争冲突。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四表示,他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仍维持良好关系,并再次称朝鲜为“核大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曾与金正恩举行多次峰会,如今再度展现对朝鲜问题的关注。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支持美国提出的俄乌战争停火建议,但是强调必须要敲定细节。
本周闭幕的中国全国“两会”未能通过备受瞩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引发外界广泛猜测。分析人士指出,在习近平近来释放支持民营经济信号的背景下,相关法案仍未获得通过,显示中共内部在经济政策方向上存在严重分歧。
在美国的西方盟友与特朗普总统因对乌克兰外交政策和征收关税问题紧张加剧之际,来自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的七国集团以及欧盟的外交部长周四(3月13日)在加拿大偏远的旅游小镇拉马尔贝(La Malbaie)举行会议,试图展示团结。
比利时联邦检察官周四(3月13日)表示,在当地媒体报道称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公司贿赂欧盟议会议员之际,已经逮捕了几人,这是与欧洲议会有关的一起腐败调查的一部分。
台湾总统赖清德周四(3月13日)表示,中国一直在深化对民主的台湾的影响力和渗透。他表示一定要采取更强硬措施应对北京并吞、渗透、间谍及其他削弱台湾国防的努力。这是赖清德自去年5月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全面阐述应对来自中共当局的危害。
新西兰情报机构近年多次就“中国威胁”发出警告。新西兰安全情报局(SIS)局长上星期再次公开示警表示,北京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带来安全风险。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星期四(3月13日)回应称相关说法是“无中生有”和“散布虚假信息”。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总统星期四(3月13日)签署了一项协议,旨在划定两国共享边界,以结束长期存在的边境冲突,并重新开放边境交通。两国边境冲突近年来造成数十人丧生。
正值叙利亚临时政府寻求国际支持之际,加拿大星期三(3月12日)宣布计划放松对叙利亚的金融制裁,并任命加拿大驻黎巴嫩大使蒂芬妮·麦科勒姆(Stefanie McCollum)兼任驻邻国叙利亚的非常驻大使。
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Sebastien Lecornu)星期三(3月12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五大防务强国会议后表示,欧洲国家就通过乌克兰武装部队加强乌克兰长期安全的问题上,达成了“非常广泛的共识”。
加载更多